有人说古代存在亚洲狮,的确在古代中国边缘地带的中亚地区确实是有亚洲狮。dds文件查看器(WTV)。但这并不足以让中国人去舞狮并把狮子放在房前镇宅。一定是历史上与狮子有过很亲密接触的结果。我们看文化里的那些远古神兽,几乎都会提到老虎元素,而不是狮子元素。
《山海经》的饕餮,其形状如羊身人面,眼在腋下,虎齿人手。《神异经》:梼杌, 状似虎, 毫长二尺, 人面虎足, 猪牙, 尾长丈八尺, 能斗不退。《山海经·海内北经》中记载:穷奇状如虎,有翼,食人从头始,所食被发,在犬北。一日从足。就是说我们早期文化元素里的猛兽更多是与老虎有关,而不是狮子。
老虎在深层文化里的比重也远远大于狮子。比如左青龙右白虎,西方白虎、北方玄武、东方青龙、南方朱雀。这都是确定了的文化,并没有狮子的份。虎语音还出自风声,对应风氏文化,虎的喘息声为杭、汗是一个东方重要的文化元素。
包括语言里的涵洞、虎洞(胡同),甚至把巷、项读作han。生肖里也是老虎,而不是狮子。小篆最有意思,它会剧透这个字代表的历史含义,所以虎字从小篆开始就有七和丩这两个符号,七代表七仙女,丩则是后字和司字的上半部分F,拉丁字母F就读二虎,对应《山海经》里杀窫窳的贰负,其实就是二胡名字的由来,大夏阿富汗(二虎汗)也与此有关。大夏阿富汗就是《山海经》里提到的贰负之尸,《山海经》里的某某之尸都是指这个群体的后人又在别的地方存在了。你看我们文化里的老虎多得你很难罗列完,信手拈来都是这么多。
那为什么汉族舞狮子而不是舞老虎。很简单,因为羌人去过中东、古埃及,于是形成了这个文化,回来后又继承保留了。所以狮子在深层文化里存在的不多,但表层文化却保留着。
不仅汉族舞狮,彝族也有舞狮。彝族不但有浓重的老虎文化,还有舞狮。因为彝族是多次多民系冲击混合的结果。其中重要的一支就是羌系民族。所以不仅有舞狮,还有与汉族一样的三弦。藏族藏戏里有一种面具就是狮子。
我们狮子镇宅兽通常都会是狮子的一只脚踩着一个球的造型,在古埃及的一个遗址里有一模一样的。羌人去过中东、古埃及又返回的证据非常多,在别的回答里说过无数次了。摩西在犹太文化里代表狮子体系,摩西牧羊的米甸地名在羌系彝族就存在,比如云南大理祥云的米甸营以及沙龙乡。